株洲为什么叫株洲(株洲人唱株洲的歌)

建宁,建设安宁之意。我想设建宁县的当权者想出建宁这两个字作县名,应该是想将此地“建立安宁之地”。还有一种说法是取自东汉建宁纪年号。但如今纵观历史,建宁并没有成为“安宁之地”。南方城市相比北方都城附近的城市更多战乱,几代朝廷对起义军的镇压,都发生于此。

215年,孙权设置建宁县。按光绪《湘潭县志》所在“吴建宁县疆域图”所示,当时的建宁县地域包括原长沙、湘潭一部分和醴陵、攸县大部分地区。主要位于湘江以东。建宁古县城位于现株洲市区,其中257年,建宁县城搬迁至淦田镇,称为新县城。266年县城又搬回至现株洲市区。

唐贞观年设置湘潭县,撤销建宁县,原建宁县大部分地域划归湘潭。

槠洲。槠,槠树,常绿乔木,叶长椭圆形。洲,形声,从水州音。水中的陆地、沙洲。《字汇·水部》:“洲,本作州,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也。”《尔雅·释水》:“水中可居曰洲”。

建宁县撤销后,株洲属于湘潭一都。株洲降为乡级单位。旧建宁县城成为湘潭县的一个集镇。光绪《湘潭县志》的故城图中,将现建宁街一带标注为建宁旧城。槠洲一词的由百姓自由称呼而来,源自株洲地区多有槠树,加上株洲湘江段河中多有沙洲。据资料统计,株洲湘江段沙洲曾多达20多个。

“建宁”是一个行政区划上的名称,而“槠洲”才是本土地名。槠洲何时得名,史无记载,我以为自古便有之,并应该早于“建宁”。光绪年《湘潭县志》就说到,建宁故城设在槠洲。南宋时的官方地图上也标注有“槠洲市”。

文天祥、朱熹、范成大、赵蕃等的诗句中都提到了“槠洲”。宋代蔡幼学写的《行状》中写道:“槠洲市酒课岁尝至缗钱二十万……”

株洲一名也是出自槠洲,是根据其谐音改变的。

几种说法的大概时间都是在南宋时期。为何会由“槠洲”变“株洲”,有专家认为,是因为公职人员业务繁忙时图书写方便而为。反正那时的众百姓也只有口头语“zhuzhou”,文字“槠洲”和“株洲”也只出现在官方文书等中。

株洲渌口杨丙光先生保存的《杨氏族谱》中乾隆四十二年(1777)株洲地图,给湘江中的一个沙洲标为“株洲”(某株洲学者撰文说这洲是指蓼洲,笔者认为不对,蓼洲在建宁大桥上游1000米处)。从地图位置上看这个沙洲是在建宁港出口下游不远处,但这里早已不见沙洲,倒是跟原来株洲大桥上游处的铜锣滩位置相似。也许这个曾经存在过的沙洲当地人也叫它“株洲”或“槠洲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青檬情感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shiyucn@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0条)

    联系我们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件:shiyucn@qq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